健康教育

健康教育

当前位置: 首页>>健康教育
“补身体”有讲究

  42岁的刘女士因头晕、乏力被一家医院诊断为“贫血”,听朋友说阿胶能补血,便托亲戚在山东原产地买了大量阿胶每天服用,但吃了一个多月,头晕乏力的症状并没有改善,反而出现了肚子胀、不想吃饭的新问题。刘女士来就诊时带来了她所服用的阿胶,初步判断阿胶的品质并没有问题。通过中医四诊,我们判断刘女士的头晕乏力属于中医“心脾两虚”证型,因她脾胃运化之力不足,一味地吃阿胶进补,过于滋腻,反而阻碍了胃受纳水谷,不但补血没补进去,饮食营养也得不到保证,导致越补越虚。了解情况后,我们在处方中加入了神曲、山楂、麦芽、白术等健脾益气的中药,并嘱咐她饮食清淡均衡,通过调理,刘女士的腹胀、食欲不振不久消失,头晕、乏力也明显好转。

  52岁的陈先生喜爱喝酒,数月前一个朋友送了一大坛子浸泡了杜仲、蕲蛇、鹿茸等药物的药酒给他“补身体”,喝了十多天后,陈先生却出现了口干舌燥、夜间盗汗、头晕目眩的症状。原来,陈先生平时喜爱喝烈性白酒,本为阴虚火旺体质,这次再加上“进补”了热性的药酒,使得火上浇油,阴虚得更厉害了!通过服用滋阴降火的中药,加上严格控制饮酒,他的症状才得到好转。

  看来,补身体可不是随便的事,中医的“进补”有哪些讲究呢?

  一 “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”

  “虚”就是不足,“实”就是有余,“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”是中医界人尽皆知的养生原则,但如何判断是虚是实可大有文章,有些时候,“实”的体质可以有“虚”的表现,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中医师,也常有难以定夺的时候。中医治病时,若分清了虚实,明确了该补还是该泻,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因此,进补前需要先分清体质的虚实,否则可能适得其反。这是一个讲究。

  二 进补有阴阳气血和五脏部位的区别

  中医理论中,“虚”有阴虚、阳虚、气虚、血虚,例如熟地、生地、麦冬等是补阴为主的,鹿茸、狗脊、枸杞等是补阳为主的,黄芪、党参、白术等是补气为主的,当归、何首乌、阿胶等是补血为主的。“虚”的地方还有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肾的不同,例如老百姓熟悉的六味地黄丸是治疗肝肾阴虚的,肾气丸是治疗肾阳虚衰的,人参归脾丸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。如果只是一味吃补药,不管虚的是哪个方面、哪个部位,就是无的放矢、南辕北辙,很可能出现反作用,这是进补的又一个讲究。

  三 补阳气的东西多燥热,补阴血的东西多滋腻

  总的来说,补阳、补气的药物多为燥热之品,服用不当容易人体阴液损伤、火热内生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上火”,而补阴、补血的药物的弊端就是可能导致滋腻过度,损伤脾胃,导致消化不良、内生痰湿。因此,中医师往往在补阳气的同时加入生地、知母、麦冬等养阴清热之品,而在补阴血的同时加入茯苓、白术、山楂等健脾益气之品,以避免上述后果。

  四 食补多平和,药补多猛烈

  虽然在中医学里,药物和食物并没有明确的界线,但药物用作治病,食物用作滋养,其区别在于其辛、甘、苦、咸、酸、温、凉、寒、热等性质的偏颇程度不同。一般而言,食物美味可口,大多可常食而不伤人体,而药物却教人难以下咽,且大多不宜久服,就是这个原因。老百姓使用药物进补不容易把握好度,例如门诊常碰到一些气虚的患者,服用黄芪、黄精、党参、甘草等药物后出现口干舌燥、舌头起泡、便秘、头胀、眼红、流鼻血等症状,这就是中医所说的“气有余便是火”,改用莲子汤、淮山汤、薏米粥等缓慢进补,就不容易出现上述不良反应了。因此,建议老百姓日常进补时,通过咨询医生,选择食物而非药物,可能更加友好有效。

  五 补、泻是相对的,适其本性者为补

  这属于“进补”知识的高级进阶版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老百姓常煮薏米粥用来祛体内湿气,用来调理妇女白带过多、老年人下肢浮肿等症状,似乎应当属于“泻”的作用,但其实薏米味甘、淡,入脾脏,脾负责运化水湿,该药可通过补脾脏之气来“泻”掉水湿。再例如,一般认为辛味的东西如柴胡、艾叶、升麻、木香等并不是补药,而酸味的东西如酸枣仁、山茱萸、白芍等属于补药,但与该认识不同,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却提到“肝欲散,急食辛以散之,以辛补之,酸泻之”。肝脏是具有升发、发散性质的,对肝脏来说,这些辛味药反而是补药了,这就是“适其本性者为补”。

  由此可见,“进补”是中医养生治病的一门大法,讲究颇多,大家若想要更合理地给自己或长辈们补身体,还是先咨询专业中医师意见为妙哦!


18